朋友之间贷款,必须知道这些法律常识!
朋友之间互相借钱、贷款甚至代为贷款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只要谈钱就会伤感情,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朋友之间涉及到资金的时候一般都不包含契约精神,就更不用谈正式的法律合同了,从而也就会为以后的还款埋下“祸根”,进而可能还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甚至大额资金的损失。
不过,只要注意到以下这些法律常识,即使亲朋之间的普通贷款,也能像银行抵押贷款那样得到法律保护,同时还能不伤感情,保护资金!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借款合同生效。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借款合同生效。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借款合同生效。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借款合同生效。
五、出借人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借款合同生效。
也就是说当我们贷给朋友钱时,不一定要采取立字据、打收条这样伤感情的做法,可以以方便快捷为理由给朋友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留好转账凭证。这样不但合情合理不伤感情,而且日后万一出现问题了,也有凭证,也能受到法律保护。
另外,朋友之间的借贷款不像是银行贷款,利率、利息说的都比较清晰,朋友之间贷款利率、利息模糊不清,还款时如果贷款给我们的朋友突然说了较高的利息时我们该怎么办?法律上对此是这样规定的。
一、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贷款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自然人之间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三、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四、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借贷约定利率的年利率不能超过24%,如果超过24%,但未超过36%,而且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利息,那借款人这12%利率的那部分利息就不能要回了,那剩下的12%利率的那部分利息也不受法律保护。
- 信贷审核员的日常工作内幕!2017-07-13
- 装修贷款怎么贷?2020-12-08
- 支付宝网商贷怎么关闭?2023-07-06
- 贷款年利率3.6%高吗?2023-08-04
- 2021年房屋抵押贷款流程2021-01-04
- 押证不押车的贷款套路你真的懂吗?如何避免陷阱?2024-09-25
- 惠懂你贷款申请条件是什么?如何顺利获得贷款?2024-09-25
- 贷款额度是怎么算的?2024-09-24
- 房贷利率下调0.5%,100万贷款20年少还多少利息?2024-09-24
- 无息贷款和全款买车哪个划算?2024-09-24